此时汉使向河源,此夕乘槎犯斗垣。
意思:这时汉朝使者向黄河源,这个晚上乘槎侵犯斗垣。
出自作者[明]陈邦瞻的《七夕公宴诗 赋得博望槎》
全文创作背景
《七夕公宴诗 赋得博望槎》是由明朝文学家陈邦瞻所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七夕节有关,七夕节又称乞巧节,是中国传统的节日,相传牛郎与织女每年会在这一天相会,因此这一天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。
而诗题中的“博望槎”则涉及到一个典故,博望侯是张骞的封号,张骞曾奉命出使西域,开通丝绸之路,功勋卓著。而“槎”则指木筏,博望槎即指张骞乘坐的木筏。因此,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将七夕节与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相结合,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