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》 落日下河源。

落日下河源。

意思:落日下黄河源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维的《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上卿增命服. 都护扬归旆. 杂虏尽朝周. 诸胡皆自郐. 鸣笳瀚海曲. 按节阳关外. 落日下河源. 寒山静秋塞. 万方氛祲息. 六合乾坤大(一作泰). 无战是天心. 天心同覆载》是一首描绘和平景象的诗。它描述了军队的胜利和边境的安宁,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天心的赞美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上卿增命服”和“都护扬归旆”,这是对军队胜利的赞扬。上卿是古代官名,都护是边境长官,他们率领军队取得了胜利,归旆指军队返回时飘扬的旗帜。这些描述展示了军队的荣耀和胜利的喜悦。 接着,“杂虏尽朝周”和“诸胡皆自郐”是对边境安宁的描绘。杂虏和诸胡是指边境上的少数民族,他们纷纷向中原王朝朝贡,表达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。这种描述展示了边境的和谐与稳定。 “鸣笳瀚海曲”和“按节阳关外”则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。鸣笳是指笳声在瀚海中回荡,阳关外是指边塞之外的地方,这里用鸣笳和按节来表达边塞的壮美和边疆将士的豪情。 “落日下河源”则是对河源的描绘,落日余晖洒在河源之上,象征着边境的辽阔和深远。 最后,“寒山静秋塞”和“万方氛祲息”是对边境秋日景象的描绘,以及边境安宁的象征。寒山静秋塞表达了边境秋日的宁静和美丽,万方氛祲息则表达了边境无战事,四海升平。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天心的赞美。通过描绘军队的胜利、边境的安宁、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边境秋日景象,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天心的赞美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,希望他们能够维护和平,使天下太平。 此外,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,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,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天心的赞美,使读者深受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上卿增命服。
都护扬归旆。
杂虏尽朝周。
诸胡皆自郐。
鸣笳瀚海曲。
按节阳关外。
落日下河源。
寒山静秋塞。
万方氛祲息。
六合乾坤大(一作泰)。
无战是天心。
天心同覆载。
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。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

王维出身河东王氏,于开元十九年(731年)状元及第。历官右拾遗、监察御史、河西节度使判官。唐玄宗天宝年间,王维拜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安禄山攻陷长安时,王维被迫受伪职。长安收复后,被责授太子中允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故世称“王右丞”。

王维参禅悟理,学庄信道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以诗名盛于开元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存诗400余首,代表诗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著作有《王右丞集》、《画学秘诀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河源

    读音:hé yuán

    繁体字:河源

    短语:兵源 货源 词源 辐射源 震源 财源 资源 泉源 光源 水源 电源 能源

    英语:riverhead

    意思:亦作“河

  • 落日

    读音:luò rì

    繁体字:落日

    英语:setting sun

    意思:夕阳。亦指夕照。
    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庐陵王墓下作》诗:“晓月发云阳,落日次朱方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后出塞》诗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