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韩子华内翰见过》 秋雨天街凉,萧萧绿槐树。

秋雨天街凉,萧萧绿槐树。

意思:秋雨天街凉,萧萧绿槐树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韩子华内翰见过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一位朋友的深厚情谊。 首联“但见公轩过,未见我马去”,描绘了诗人和朋友相处的场景,朋友来访,诗人却没有及时迎接,表达了诗人的懒散性格。而朋友并未因此而厌恶诗人,这体现了朋友的宽容和度量。 颔联“我懒宜我嫌,公曾不我恶”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,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歉意。朋友没有因为诗人的懒散而厌恶他,这使诗人感到非常感动。 颈联“秋雨天街凉,萧萧绿槐树”,描绘了秋雨中街头的景象,绿槐树叶在雨中摇曳,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。这一场景为后面的叙述做了铺垫。 尾联“明朝当负荆,人莫讥贵附”,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感激之情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愿意为朋友承担任何责任的决心。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。 整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省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朋友的尊重和感激之情,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坚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但见公轩过,未见我马去。
我懒宜我嫌,公曾不我恶。
秋雨天街凉,萧萧绿槐树。
遥听高车声,驺导门前驻。
仆夫惊入扉,遽曰能来顾。
度量何其宏,始终不改遇。
索以新诗章,遍览日欲暮。
诚惭兜离音,唐突韶与濩。
明朝当负荆,人莫讥贵附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天街

    读音:tiān jiē

    繁体字:天街

    英语:Heaven Street

    意思:
    1.星名。
    《史记天官书》:“昴毕闲为天街。”
    张守节正义:“天街二星,在毕昴闲,主

  • 槐树

    读音:huái shù

    繁体字:槐樹

    英语:(n) locust tree, a large tree with pale yellow flowers

    造句:

  • 萧萧

    读音:xiāo xiāo

    繁体字:蕭蕭

    短语:簌簌

    英语:rustle

    意思:(萧萧,萧萧)

    1.象声词。常形容马叫声、风雨声、流水声、草木摇落声、乐器声等。

  • 秋雨

    读音:拼音:qiū yǔ

    秋雨的解释


    1、秋雨(autumna rain)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。
    2、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,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《秋雨》、电影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