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问孟城何处是,微微灯火绿杨湾。
意思:请问这孟城何处是,微微灯光绿杨湾。
出自作者[宋]吕定的《夜宿甓社湖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湖光、银河、山峦、楼阁、飞仙等元素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。
首先,我们来欣赏诗的首两句:“湖光如镜迥无山,耿耿银河路可攀”。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湖面的平静和夜空的清澈。诗人用“如镜”形容湖面,表现出湖面的平静和清澈,仿佛一面镜子,反映出天地间的万物。而“迥无山”则表达了湖面的广阔和深远,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。同时,“耿耿银河路可攀”则描绘了夜空的清澈和辽阔,银河清晰可见,仿佛可以攀登。这两句诗将湖光和夜空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。
接下来是诗的第三、四句:“万象不移天地外,一尘能到水云间”。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赞美。诗人认为万物虽然存在于天地之外,但它们是永恒不变的,这是对自然规律的赞美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微尘能在水云之间游荡的惊叹,这体现了诗人对微观世界的敬畏和欣赏。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,也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思考。
诗的第五、六句:“月明孤屿森楼阁,夜静飞仙过佩环”。这两句诗描绘了月明之夜的景象,月光下的孤屿如同森严的楼阁,显得格外寂静和神秘。而夜静之时,似乎可以听到飞仙经过的声音,以及他们身上的佩环发出的声音。这两句诗将月光、孤屿、楼阁、夜静等元素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。同时,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追求。
最后是诗的结尾:“借问孟城何处是,微微灯火绿杨湾”。在诗的结尾,诗人询问孟城在何处,答案却在微微的灯火在绿杨湾中。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,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湖光、银河、山峦、楼阁、飞仙等元素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赞美,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。这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值得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