僮奴忽报梅花动,春在江头最北枝。
意思:奴仆忽然报告梅花动,春天在上游最北面的支流。
出自作者[宋]邓林的《曲江归舟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只道篷低碍觅诗,眼前物色自多奇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。它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观察力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。
首句“只道篷低碍觅诗,眼前物色自多奇”,表达了诗人最初看到周围景色时的感受。他原本以为船篷太低,妨碍他欣赏美景,但眼前的景色却让他感到惊喜。这表明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不仅仅局限于船篷之下的景色,而是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欣赏。
“千山赭去如秦样,一水清来似晋时”这两句描绘了山水的美丽。千山红赭色的山峦如秦朝的景象,一江清澈的水宛如晋代的时期。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和历史感。
“渔父岂无缘苇辈,樵人恐有负苓师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欣赏。渔父和樵人都是普通的劳动者,但他们却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情感。诗人对他们充满了敬意,认为他们能够理解并尊重自然的美。
最后两句“僮奴忽报梅花动,春在江头最北枝”是诗人的惊喜之情的表达。僮奴突然报告说梅花开放了,诗人意识到春天已经来临,而江头的梅花是最北的一枝。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欣喜之情,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观察力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。诗人通过对普通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,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。这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情感的力量,值得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