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二·中峰》 回看日月影,正得天地心。

回看日月影,正得天地心。

意思:回看太阳月亮的影子,正得到天地心。

出自作者[宋]范仲淹的《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二·中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登高望远,感悟天地之心的诗篇。它以嵩高最高处为背景,逸客偶然登临,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世界的氛围。 首句“嵩高最高处,逸客偶登临”,直接点明地点,即嵩高的最高处。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。在这里,“逸客”表示作者并非嵩山之行的常客,而是偶然登临,表现出一种偶然的机缘和惊喜之情。 “回看日月影,正得天地心”,作者在登高远眺时,回望山下,看到日月之影在山中穿梭,仿佛天地之心尽收眼底。这一句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天地之心的感悟和理解。 “念此非常游,千载一披襟”,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登高游玩的珍视和感慨。他意识到这是不寻常的游历,千载难逢,因此披襟而游,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。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,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作者对天地之心的感悟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世界的氛围,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嵩高最高处,逸客偶登临。
回看日月影,正得天地心。
念此非常游,千载一披襟。
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
范仲淹(989年8月29日-1052年5月20日),字希文,汉族。苏州吴县人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改嫁长山朱氏,遂更名朱说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苦读及第,授广德军司理参军,迎母归养,改回本名。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采取“屯田久守”方针,巩固西北边防。庆历三年(1043年),出任参知政事,发起“庆历新政”。不久后,新政受挫,范仲淹被贬出京,历知邠州、邓州、杭州、青州。皇祐四年(1052年),改知颍州,范仲淹扶疾上任,于途中逝世,年六十四。追赠兵部尚书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正”,世称范文正公。

范仲淹政绩卓著,文学成就突出。他倡导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月影

    读音:yuè yǐng

    繁体字:月影

    意思:
    1.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。亦指月亮。
    《三辅黄图池沼》:“影蛾池,武帝凿池以翫月,其旁起望鹄臺,以眺月影入池中,使宫人乘舟弄月影,名影蛾池,亦曰眺蟾宫。

  • 天地

    读音:tiān dì

    繁体字:天地

    短语: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

    英语:(n) heaven and earth; world

    意思:
    1.天和地。指自

  • 日月

    读音:rì yuè

    繁体字:日月

    英语:life

    意思:
    1.太阳和月亮。
    《易离》:“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秋怀诗》之一:“羲和驱日月,疾急不

  • 得天

    读音:dé tiān

    繁体字:得天

    意思:
    1.得天道。谓遵守永恒的运行规律。
    《易恒》:“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时变化而能久成。”

    2.谓得四时之正。
    《逸周书周月》:“

  • 地心

    读音:dì xīn

    繁体字:地心

    短语:地核

    英语:the earth\'s core

    意思:地球的中心部位;地层内部。
    《清史稿时宪志八》:“太阴距地平上之高弧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