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出嘉峪关感赋》 回看只见一丸泥。

回看只见一丸泥。

意思:回看只见一丸泥。

出自作者[清]林则徐的《出嘉峪关感赋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林则徐的《出嘉峪关感赋》是在他被清廷流放到新疆伊犁,途径嘉峪关时所作。此前,他曾以“钦差大臣”的身份赴广州查禁鸦片,进行了虎门销烟,此举大快人心,举国振奋。然而不久之后,他被投降派诬陷,革职充军,被遣戍伊犁。在流放途中,他途径嘉峪关,有感而发,创作了这首诗歌,表达了内心的悲愤与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严关百尺界天西,万里征人驻马蹄。
飞阁遥连秦树直,缭垣斜压陇云低。
天山巉[1]削摩肩立,瀚海苍茫入望迷。
谁道崤函千古险?
回看只见一丸泥。
作者介绍 林则徐简介
林则徐(1785年8月30日-1850年11月22日),福建省侯官(今福州市区)人,字元抚,又字少穆、石麟,晚号俟村老人、俟村退叟、七十二峰退叟、瓶泉居士、栎社散人等,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诗人,官至一品,曾任湖广总督、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,两次受命钦差大臣;因其主张严禁鸦片,在中国有“民族英雄”之誉。

1839年,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,派人明察暗访,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,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。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,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,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。

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,但对于西方的文化、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,主张学其优而用之。根据文献记载,他至少略通英、葡两种外语,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。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《海国图志》,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。

1850年11月22日,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只见

    读音:zhī jiàn

    繁体字:衹見

    英语:Tadami

    意思:(只见,只见)
    犹言只觉得。
    宋·周邦彦《解语花上元》词:“相逢处,自有暗尘随马。年光是也。唯只见、旧情衰谢。”

  • 读音:

    繁体字: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mud

    意思:1.见\"泥淤\"。

    近义词: 泥巴、石、石头、烂泥、泥淖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