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窠臼,莫栖泊。
意思:没窠臼,没有寄居。
出自作者[宋]释正觉的《偈颂七十八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侣的生活状态和修行境界。首句“掣鼓夺旗,往往光影里走作”形象地表现了僧侣在修行过程中,勇于面对内心的挑战,克服欲望和妄念。僧侣的修行就像是在光影里争斗,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,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。
“停机息杼,往往死水里浸却”一句,则进一步表现了僧侣修行的艰苦和坚韧。修行过程中,需要停止内心的纷扰,平息妄念,往往需要在沉寂中沉浸,就像在死水中浸泡一样。这种修行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。
“衲僧家,稳下脚。没窠臼,莫栖泊。”这几句告诫修行者要脚踏实地,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规矩,而是要放下心中的执念,不被外物所羁绊,以达到更高层次的修行境界。
“月树不啼猿,雪巢无宿鹤”则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清静。在修行的过程中,修行者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静,像月下的树木一样静谧,没有猿猴的喧嚣;像雪中的鸟巢一样清静,没有宿鹤的打扰。
最后两句“玄微及尽类难齐,千手大悲难摸索”则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行境界的理解和追求。修行的道路是玄妙而微妙的,难以用言语和文字表达清楚。而修行者所需要具备的千手大悲的境界,也是难以摸索和理解的。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语言,展现了僧侣修行的艰辛和坚韧,以及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清静。同时,也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行境界的理解和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