呜呼忠义臣,匪直科目儒。
意思:唉忠义之臣,不但科目儒学。
出自作者[宋]刘壎的《补史十忠诗·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忠义臣子的坚韧和不屈。诗中描绘了忠臣在国家危难时刻,甘愿冒险前驱,奋勇抗争,甚至面临生死考验,也毫不退缩。
首段“时平辄弃置,事迫甘前驱”,表达了忠臣在和平时期可能被忽视或冷落,但在危机时刻,他们愿意挺身而出,甘愿冒险。
“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趋”,描绘了环境的恶劣,但忠臣们仍然坚守岗位,与风雪抗争。
“岂不寄便安,网常乃当扶”,表达了忠臣们对于国家安定、人民幸福的追求,即使面临困难和危险,他们仍然坚守职责,维护社会的稳定。
“移檄倡诸镇,奋袂躬援枹”,描述了忠臣们通过发出檄文,号召其他城镇共同抗争,他们亲自拿起武器,奋勇战斗。
“川决莫我回,万险栖海隅”,表达了忠臣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,他们不畏艰险,勇往直前。
然而,“天乎复不济,道穷竟成俘”,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但最终仍未能改变命运,这体现了忠臣们的无奈和悲壮。
最后,“一死事乃了,吾头任模糊”,表达了忠臣们对于信仰的坚守和对于死亡的无所畏惧。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真挚的文字,展现了忠臣们的坚韧和不屈,以及对国家、人民的忠诚和担当。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,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