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哭师皋》 我知何益徒垂泪,篮舆回竿马回辔。

我知何益徒垂泪,篮舆回竿马回辔。

意思:我知道有什么好处只是流泪,竹轿回竿马掉转马头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哭师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通过对南康县一位因病辞世的人送葬途中的描述,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。诗中通过对送葬队伍的描绘,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。 首句“南康丹旐引魂回”,描绘了送葬的场景,表达了逝者魂魄被灵幡引回故乡的悲凉情感。接着,“洛阳篮舁送葬来”,描绘了洛阳的送葬队伍,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。 “北邙原边尹村畔”一句,描绘了送葬的地点,北邙山是古代中国传统的墓地,这里也暗示了生命的终结和永恒的孤独。接下来的诗句,“月苦烟愁夜过半。妻孥兄弟号一声,十二人肠一时断”,通过生动的描绘,表现了送葬时家属的悲痛之情,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。 “我知何益徒垂泪”,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最后,“萧萧风树白杨影,苍苍露草青蒿气。更就坟前哭一声,与君此别终天地。”这两句描绘了送葬途中的场景,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送葬途中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,同时也展现了亲情的珍贵。诗中通过对生动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,使得这首诗更加感人至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康丹旐引魂回,洛阳篮舁送葬来。
北邙原边尹村畔, 月苦烟愁夜过半。
妻孥兄弟号一声,十二人肠一时断。
往者何人送者谁,乐天哭别师皋时。
平生分义向人尽, 今日哀冤唯我知。
我知何益徒垂泪,篮舆回竿马回辔。
何日重闻扫市歌,谁家收得琵琶伎。
萧萧风树白杨影, 苍苍露草青蒿气。
更就坟前哭一声,与君此别终天地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垂泪

    读音:chuí lèi

    繁体字:垂淚

    英语:weep

    意思:(垂泪,垂泪)
    流泪。
    战国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愁思无已,叹息垂泪。”
    唐·孟浩然《登万岁楼》诗:“天寒鴈度

  • 回辔

    读音:huí pèi

    繁体字:回轡

    意思:(回辔,回辔)
    回马。
   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小翠》:“﹝女﹞大言曰:‘我谒侍御王,宁谒给谏王耶!’回辔而归。”参见“迴辔”。

    解释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