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虎号南山》 三章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。

三章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。

意思:第三章从老百姓到水,只有夏伯禹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虎号南山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《诗经》中的一首作品,名为《大东》,是东周时期民间诗歌。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公和苦难,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愤怒和不满。 首先,这首诗通过虎号南山、北风雨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暗示了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苦。接着,诗中描述了暴政下的种种惨状,如父子相戒、小吏取桎梏以舞等,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痛恨和反抗。 其次,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先民的怀念和对父母的爱护之情。诗人通过描绘出民于水、夏伯禹等历史场景,表达了对先民的敬仰和对父母的感激之情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在社会的不满和愤怒,认为不念赤子、今我何怙的父母不应该存在。 最后,诗人通过呜呼旻天、如此罪何苦等词语,表达了对天道的质疑和对正义的呼唤。诗人认为天道应该公正无私,不应该让暴政肆虐人间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情感的诗歌,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反抗和对正义的呼唤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,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社会的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章虎号南山,北风雨雪。
百夫莫为,其下流血。
相彼暴政,几何不虎。
父子相戒,是将食汝。
二章伊彼大吏,易我鳏寡。
矧彼小吏,取桎梏以舞。
念昔先民,求民之瘼。
今其病之,言置於壑。
三章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。
今俾我民,昏垫平土。
岂弟君子,伊我父母。
不念赤子,今我何怙。
呜呼旻天,如此罪何苦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伯禹

    读音:bó yǔ

    繁体字:伯禹

    意思:夏禹。
    《书舜典》:“伯禹作司空。”
    孔颖达疏引贾逵曰:“伯,爵也。
    禹代鲧为崇伯,入为天子司空,以其伯爵,故称伯禹。”
    晋·郭璞《江赋》

  • 三章

    读音:sān zhāng

    繁体字:三章

    意思:
    1.三条法律。
    汉高祖·刘邦率兵进入咸阳时,与父老约法三章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见《史记高祖本纪》。
    明·王象春《书项王庙壁》诗:“三章既沛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