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。
意思:出民于水,只有夏伯禹。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三章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名为《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》,是一首古代诗歌,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困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责问。
首句“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”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,洪水泛滥,人民流离失所,夏伯禹是传说中的大禹,是治水的英雄。诗人以此描绘出当时社会的困境。
“今俾我民,昏垫平土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困苦的深深同情,描述了人民在洪水的侵袭下,生活一片混乱。
“岂弟君子,伊我父母”一句,诗人对那些善良、正直的人提出责问,他们作为父母,怎么能不关心自己的子女在洪水中挣扎?
“不念赤子,今我何怙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痛,那些人已经忘记了弱小无助的百姓,他们现在依靠谁?
最后,“呜呼旻天,如此罪何苦”是诗人对上苍的呼喊,质问苍天为何让这种罪恶发生。
整首诗情感深沉,诗人通过描绘洪水的无情和人民的痛苦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的深深同情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善良正直的君主的期待和对父母的期望,希望他们能关注民生,为百姓谋福利。这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诗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