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其二》 聚两眉离恨。

聚两眉离恨。

意思:聚集在两个眉毛离恨。

出自作者[宋]柳永的《其二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,通过对菊花、雁阵等秋天的典型事物的描绘,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恨。 首句“秋尽,叶翦红绡,砌菊遗金粉”中,诗人以“红绡”这样的美丽、细腻的比喻来描绘秋叶,而“砌菊”则象征着秋天的菊花,金黄的花瓣如同遗下的女子妆粉。这些细节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景象,为整首诗奠定了凄美的基调。 “雁字一行来,还有边庭信”这句诗中,大雁南飞的景象被用来象征离别的信件,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离愁。 “飘散露华清风紧。动翠幕,晓寒犹嫩”描绘了清晨的景象,微风吹动翠绿的帷幕,带起晨露的清香,但晓寒依旧,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冷和无奈。 “中酒残妆整顿。聚两眉离恨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,如同酒后的残妆一样无法整理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恨。诗中没有直接说出“离恨”的具体内容,但通过秋天的景象和细节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尽。
叶翦红绡,砌菊遗金粉。
雁字一行来,还有边庭信。
飘散露华清风紧。
动翠幕,晓寒犹嫩,中酒残妆整顿。
聚两眉离恨。
【中吕宫】
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
柳永(约984年—约1053年)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因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,福建崇安人,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

柳永出身官宦世家,少时学习诗词,有功名用世之志。咸平五年(1002年),柳永离开家乡,流寓杭州、苏州,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柳永进京参加科举,屡试不中,遂一心填词。景祐元年(1034年),柳永暮年及第,历任睦州团练推官、余杭县令、晓峰盐碱、泗州判官等职,以屯田员外郎致仕,故世称柳屯田。

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,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。柳永大力创作慢词,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,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,以适俗的意象、淋漓尽致的铺叙、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,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