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织妇怨》 当须了租赋,岂暇恤襦袴。

当须了租赋,岂暇恤襦袴。

意思:当需要了租赋,难道时间体恤衫裤。
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织妇怨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织妇怨》是宋代诗人文同创作的一首诗,描写了织妇的辛劳和悲怨生活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。在宋代,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妇女地位低下,很多妇女被迫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,其中包括纺织工作。同时,社会动荡、贫富悬殊,也使得很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,织妇们的生活更是十分艰难。文同通过《织妇怨》这首诗,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、对织妇等劳动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掷梭两手倦,踏籋双足趼。
三日不住织,一疋纔可剪。
织处畏风日,剪时谨刀尺。
皆言边幅好,自爱经纬密。
昨朝持入库,何事监官怒。
大字雕印文,浓和油墨污。
父母抱归舍,抛向中间下。
相看各无语,泪迸若倾泻。
质钱解衣服,买丝添上轴。
不敢辄下机,连宵停火烛。
当须了租赋,岂暇恤襦袴。
前知寒切骨,甘心肩骭露。
里胥踞门限,叫骂嗔纳晚。
安得织妇心,变作监官眼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当须

    读音:dāng xū

    繁体字:噹須

    意思:(当须,当须)
    必须。
    《左传昭公十三年》“有人无主,二也”晋·杜预注:“虽有贤人,当须内主为应。”
    《晋书甘卓传》:“答问损益,当须博通古今,明达政体

  • 襦袴

    读音:rú kù

    繁体字:襦袴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