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晚钟》 许他真佛子,不肯戴儒冠。

许他真佛子,不肯戴儒冠。

意思:允许其他真正佛子,不肯戴儒生的帽子。

出自作者[现代]马一浮的《晚钟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马一浮的《晚钟》是在**抗日战争时期**创作的,当时他避乱于四川乐山乌尤寺。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内心的悲愤,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。通过描绘深山古寺的晚钟和落日余晖的场景,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百丈食必作,沩山饥便餐。
许他真佛子,不肯戴儒冠。
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
马一浮(1883~1967),幼名福田,字一佛,后字一浮,号湛翁,别署蠲翁、蠲叟、蠲戏老人。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中国现代思想家、诗人和书法家。是引进马克思《资本论》的中华第一人,与梁漱溟、熊十力合称为“现代三圣”(或“新儒家三圣”),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,《浙江大学校歌》的词作者,浙江大学原教授。于古代哲学、文学、佛学造诣精深,又精于书法,合章草、汉隶于一体,自成一家。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。建国后,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、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,是第二、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。所著后人辑为《马一浮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佛子

    读音:fó zǐ

    繁体字:佛子

    意思:
    1.菩萨的通称。
    《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》:“诸佛子者,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,是故菩萨名为佛子。”
    南朝·齐·王琰《冥祥记石长和》:“道之两边棘刺,森然如

  • 不肯

    读音:bù kěn

    繁体字:不肯

    英语:be unwilling to

    意思:不同意;不接受。
    《谷梁传宣公四年》:“公及齐侯平莒及郯,莒人不肯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汴州乱》诗之二

  • 儒冠

    读音:rú guān

    繁体字:儒冠

    意思:
    1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
    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沛公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犹思脱儒冠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