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rú guān
繁体字:儒冠 意思: 1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 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沛公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 唐·韩愈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犹思脱儒冠,弃死取先登。” 清·侯方域《司成公家传》:“﹝邓生﹞诟公谓:‘若乃养马,而我职弟子员,冠儒冠。’”
2.借指儒生。 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纨裤不 解释:1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
2.借指儒生。 详细释义:1.儒者所戴的帽子。史记?卷九十七?郦生传:『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』唐?韩愈?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:『犹思脱儒冠,弃死取先登。』 2.儒生。唐?杜甫?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:『纨裤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。』宋?陆游?谢池春?壮岁从戎词:『朱颜青鬓,拥雕戈西戍。笑儒冠自来多误。』
造句:世事几如人意,儒冠还负身谋。如今憔悴赋招魂,儒冠多误身。②儒冠:古时读书人戴的帽子。”郦食其传记“高祖好溺儒冠。
首字母缩写:rg
【拼音】rúguān
【儒冠开头的诗词】
《咏史》
儒冠儒服委丘墟,文采风流化土苴。 尚有陆生坑不尽,留他马上说诗书。
【包含儒冠的诗词】
《鹧鸪天·脱却儒冠著羽衣》
脱却儒冠着羽衣。 青山绿水浩然归。
看成鼎内真龙虎,管甚人间闲是非。
生羽翼,上烟霏。 回头只见冢累累。
未寻跨凤吹箫侣,且伴孤云独鹤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