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时各遂飞潜性,去矣鞭鸾碧落中。
意思:第二时期各便飞潜性,离开了鞭鸾碧落中。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饯乡守宋监丞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。
首句“牛屋渔矶在履封,晚将身世托春风”,诗人以朴素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生活的环境,牛屋、渔矶,这些都是乡村生活的象征,而“履封”则暗示了诗人的地理位置偏远,环境简朴。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,诗人却选择在晚年将身世托付给春风,表达出他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。
“荒原拾穗谁怜我,小队寻花屡屈公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荒原上拾穗、寻花的场景,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坚韧。同时,“谁怜我”和“屡屈公”形成对比,表达出诗人对他人忽视自己的不满,也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。
“耄有须眉如盖老,衰无歌诵美文翁”这两句诗则是对自己形象的描绘,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感慨。同时,“如盖老”和“美文翁”形成对比,表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。
最后,“明时各遂飞潜性,去矣鞭鸾碧落中”表达出诗人对明主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。他认为在明主的时代,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,就像飞翔的鸟儿和潜游的水族一样自由自在。而他也愿意像鞭鸾一样,向着碧落中飞去,表达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整首诗情感丰富,意象生动,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绘、对自己形象的刻画以及对明主的期待,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。读来令人感动,也令人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