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感怀诗五首》 中层贮书籍,松风鸣飕飕。

中层贮书籍,松风鸣飕飕。

意思:中间层贮存书籍,松风响飕飕。

出自作者[明]袁中道的《感怀诗五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感怀诗五首》的创作背景主要与明代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袁中道的个人经历有关。明代中后期,社会动荡,战乱频繁,百姓生活困苦。同时,朝廷的腐败和官僚的奢侈生活也加深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袁中道创作了《感怀诗五首》,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,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。这些诗歌体现了袁中道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,也反映了明代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特点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村松树里,欲建三层楼。
上层以静息,焚香学薰修。
中层贮书籍,松风鸣飕飕。
右手净名,左手持庄周。
下层贮妓乐,置酒召冶游。
四角散名香,中央发清讴。
闻歌心已醉,欲去辖先投。
房中有小妓,其名唤莫愁。
七盘能妙舞,百啭弄珠喉。
平时不见客,骄贵坐上头。
今日乐莫乐,请出弹箜篌。
¤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松风

    读音:sōng fēng

    繁体字:鬆風

    意思:(松风,松风)

    1.松林之风。
    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拜陵庙作》诗:“松风遵路急,山烟冒垄生。”
    《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》:“特爱松风,庭院皆

  • 飕飕

    读音:sōu sōu

    繁体字:颼颼

    意思:(飕飕,飕飕)

    1.象声词。形容风声雨声。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一引汉·赵壹《迅风赋》:“啾啾飕飕,吟啸相求。”
    宋·章丽贞《长相思》词:“风飕飕,雨

  • 中层

    (1).中间阶层,与上层、下层相对而言。 毛泽东 《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》:“我党在整个抗日时期,对于国内各上层中层还在抗 日 的人们,不管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中间阶级,都只有一个完整的包括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(两面性的)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。”
    (2).犹中级。 刘宾雁 《人妖之间》:“ 宾县 中层以上干部,有许多是一九四五年土改时候从农村出来的。”

    读音:z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