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勤破封蛰,苦语剧移山。
意思:辛勤破封垫,苦语剧移山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和陶读《山海经》》
全文赏析
稚川虽独善,爱物均孔颜。
这首诗以“稚川虽独善”为起始,描绘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理解。这里的“稚川”可以理解为作者自身,他独自享受着这个世界的美好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万物平等的热爱。这种热爱不分贫富、贵贱、美丑,无论是山川草木,还是飞禽走兽,都值得他去欣赏和爱护。
“爱物均孔颜”一句,用孔子和颜回的典故,表达了作者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爱护,无论贫富贵贱,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和爱护。这是一种普遍的人道主义精神,也是诗人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期望。
欲使蟪蛄流,知有龟鹤年。
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,不要虚度光阴,忘记还有长命百岁的生物存在。诗人以蟪蛄和龟鹤为比喻,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,要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,不要贪图短暂的快乐而忽视长久的幸福。
辛勤破封蛰,苦语剧移山。
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勤和苦难的赞美。破封蛰意味着唤醒冬眠的生物,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。而苦语剧移山则表达了劳动人民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同情,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。
博哉无穷利,千载食此言。
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无尽的利益的敬畏和感激。“博哉”表示世界的广阔和复杂性,“千载食此言”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文明的信心和期待。他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将带来无尽的利益,惠及千秋万代。这种信念和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未来的乐观和信心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万物平等的热爱,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同情,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信心和期待。诗人通过描绘生活的艰辛和美好,提醒人们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,不要虚度光阴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敬畏和感激。这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,值得一读再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