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无怀禅师》 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。

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。

意思: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季。

出自作者[唐]贾岛的《赠无怀禅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身从劫劫修,果以此生周。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》是一首描绘禅修生活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示了禅修者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平静。 首联“身从劫劫修,果以此生周”,诗人以象征的手法描绘了禅修者漫长而艰辛的修行历程。劫劫修,即不断地修行,象征着禅修者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。此句表达了禅修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。第二句“果以此生周”,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的必要性,即通过禅修,禅修者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之周。 颔联“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”,描绘了禅修者在禅定中感受到的温暖和内心的平静。石床暖,暗示禅修者在禅定中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和宁静,这正是禅修的精髓所在。月移山树秋,则描绘了禅修者在禅定中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宁静和变化,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与世无争的状态。 颈联“捧盂观宿饭,敲磬过清流”,则描绘了禅修者的日常生活。捧盂观宿饭,表达了禅修者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。而敲磬过清流,则描绘了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对清净的追求,同时也暗示了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对自我和外界的超越。 尾联“不掩玄关路,教人问白头”,表达了禅修者的开放和慈悲之心。玄关路,即通往真理的道路。诗人说不要掩盖这条道路,而是要让它敞开,以便他人可以找到它并寻求真理。最后两句“教人问白头”,则表达了禅修者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别人的慈悲之心,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者的生活和追求,展现了禅修的精髓和智慧。它鼓励人们追求真理、保持内心的平静、尊重生命、开放慈悲、分享智慧,这些都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重要方面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身从劫劫修,果以此生周。
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。
捧盂观宿饭,敲磬过清流。
不掩玄关路,教人问白头。
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
贾岛(779~843年),字阆(读láng)仙,人称诗奴,与孟郊共称“郊寒岛瘦”,唐代诗人。汉族,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(今河北省涿州)人。

自号“碣石山人”。据说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,贾岛做诗发牢骚,被韩愈发现才华,并成为“苦吟诗人”。后来受教于韩愈,并还俗参加科举,但累举不中第。

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,贬做长江(今四川大英县)主簿。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,未任病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石床

    读音:shí chuáng

    繁体字:石床

    意思:
    1.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魏襄王冢,皆以文石为椁……中有石床,石屏风,婉然周正。”
   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夷水》:“村人骆都少时到此室边採蜜,见一仙人坐石床上,见

  • 禅定

    读音:chán dìng

    繁体字:禪定

    英语:keeping still and in deep meditation

    意思:(禅定,禅定)

    1.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。一心审考为禅,息

  • 移山

    读音:yí shān

    繁体字:移山

    意思:移动山岳。典出《列子汤问》所载北山·愚公举家移太行、王屋二山的寓言。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,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。
   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岂冤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