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竹溪披字韵二首》 俚辞闻早安排了,未必他人识牧之。

俚辞闻早安排了,未必他人识牧之。

意思:俚辞听说早就安排了,不一定别人认识放牧的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和竹溪披字韵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老病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首联“玉雪面俄成丑老,琅玕腹未尽呈披。”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,一种是白如玉雪的面庞瞬间变得衰老,一种是如琅玕般的身躯却无法完全展现。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手法,表达了人生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,暗示了时间的无情。 颔联“只今众女各施粉,自古十夫能挽椎。”这里用“众女争粉”来比喻人生的纷繁复杂,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忙碌,而自古以来,即使有十个壮士也无法挽救这个趋势。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颈联“岂有进贤冠绘像,亦无灵寿杖扶衰。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老病的无奈。进贤冠是古代的官帽,灵寿杖则是神仙用的拐杖,这里诗人暗示自己无法改变这个趋势,只能接受。 尾联“俚辞闻早安排了,未必他人识牧之。”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说自己的言论可能不会被别人理解,但自己还是要早早安排好自己的后路。这既是对人生的无奈,也是对未来的乐观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老病的感慨和无奈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玉雪面俄成丑老,琅玕腹未尽呈披。
只今众女各施粉,自古十夫能挽椎。
岂有进贤冠绘像,亦无灵寿杖扶衰。
俚辞闻早安排了,未必他人识牧之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未必

    读音:wèi bì

    繁体字:未必

    短语:不见得

    英语:may not

    意思:不一定。
    《文子符言》:“君子能为善,不能必得其福;不忍于为非,而未必免于祸。”

  • 他人

    解释

    他人 tārén

    [another person;other people;others] 别人

    不许他人干涉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别人。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 唐

  • 安排

    读音:ān pái

    繁体字:安排

    短语:处分 措置 从事

    英语:to arrange

    意思:
    1.听任自然的变化。
    《庄子大宗师》:“造适不及笑,献

  • 俚辞

    读音:lǐ cí

    繁体字:俚辭

    意思:(俚辞,俚辞)
    粗俗浅陋的辞语。
    《旧唐书刘禹锡传》:“蛮俗好巫,每淫祠鼓舞,必歌俚辞。”

    解释:1.粗俗浅陋的辞语。

  • 闻早

    读音:wén zǎo

    繁体字:聞早

    意思:(闻早,闻早)
    趁早;赶早。
    《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》:“须知浮世俄尔是,闻早迴心莫等闲。”
    金·段成己《行香子》词:“到而今,一事无成;不如闻早,觅个归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