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扬太祝知长洲县》 专用清谈治,非如俗吏为。

专用清谈治,非如俗吏为。

意思:专用清谈研究,不像俗吏为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送扬太祝知长洲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江南县城风物,颂扬地方官员清廉勤政的诗。首联“三吴佳县首,民物旧熙熙”总领全诗,点明此县是三吴地区的佳县,民风物产历来富饶和乐。颔联“专用清谈治,非如俗吏为”描写了县令的治县风格,他用清谈、儒雅的方式来治理,而不是像一般俗吏那样使用强硬手段。颈联“林疏丹橘迥,稻熟白芒欹”则是对县城自然风光的描绘,树林稀疏,丹橘远远可见,稻谷成熟,白色的芒草随风倾斜。尾联“宜使民无忘,严修太伯祠”表达了作者的建议,应该让民众不忘本,严格修缮太伯祠,以传承和弘扬先贤的美德。 整首诗语言清晰明了,韵律优美,通过描绘县城风光和颂扬县令的治理方式,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勤政官员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通过建议修缮太伯祠,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吴佳县首,民物旧熙熙。
专用清谈治,非如俗吏为。
林疏丹橘迥,稻熟白芒欹。
宜使民无忘,严修太伯祠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谈

    读音:qīng tán

    繁体字:清談

    英语:empty talk

    意思:(清谈,清谈)
    亦作“清谭”。

    1.清雅的谈论。
    汉·刘桢《赠五官中郎将》诗之二:“清谈

  • 专用

    读音:zhuān yòng

    繁体字:專用

    英语:special

    意思:(专用,专用)

    1.独自行事。
    《仪礼丧服》:“妇人有三从之义,无专用之道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