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》 清谈同日夕。

清谈同日夕。

意思:同一天晚上清谈。

出自作者[魏晋]刘桢的《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余婴沉痼疾》是一首表达诗人病痛之苦以及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诗。诗人在描述自己的病痛经历时,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段,诗人描述了自己身患痼疾,被困在清漳河边,从夏天到冬天,病痛缠身已经超过了一个月,这期间他一直担心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。这段描绘了诗人的痛苦和无助,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依赖。 接着,诗中表达了朋友们的关心和慰问,他们与诗人一起度过了一日又一日,他们的关怀和安慰让诗人感到温暖。这段描绘了友情的深厚和无私,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。 随后,诗人表达了即将与朋友们分别的伤感,他看到了叶子随风飘落,道路上的尘土飞扬,这让他更加感到离别的痛苦。然而,他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,那就是阳春的到来,他期待着与朋友们再次相聚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将病痛、离别、期待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,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。 这首诗也提醒我们,友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,我们应该珍惜它,感恩它,同时也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余婴沉痼疾。
窜身清漳滨。
自夏涉玄冬。
弥旷十余旬。
常恐游岱宗。
不复见故人。
所亲一何笃。
步址慰我身。
清谈同日夕。
情盻叙忧勤。
便复为别辞。
游车归西邻。
素叶随风起。
广路扬埃尘。
逝者如流水。
哀此遂离分。
追问何时会。
要我以阳春。
望慕结不解。
贻尔新诗文。
勉哉修令德。
北面自宠珍。
作者介绍 刘桢简介
刘桢(186―217),字公干,东汉末年东平宁阳(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)人,东汉名士。其祖父刘梁,官至尚书令,其人博学有才,警悟辩捷,以文学见贵。

建安年间,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,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,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,以不敬之罪服劳役,后又免罪署为小吏。

建安二十二年(217),刘桢与陈琳、徐干、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集4卷,《毛诗义问》10卷,皆已佚。明代张溥辑有《刘公干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

他的文学成就,主要表现于诗歌、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,在当时负有盛名,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,称为“曹刘”。如今存诗十五首,风格遒劲,语言质朴,重名于世,《赠从弟》三首为代表作,言简意明,平易通俗,长于比喻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谈

    读音:qīng tán

    繁体字:清談

    英语:empty talk

    意思:(清谈,清谈)
    亦作“清谭”。

    1.清雅的谈论。
    汉·刘桢《赠五官中郎将》诗之二:“清谈

  • 同日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同一天。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 宋忠 为中大夫, 贾谊 为博士,同日俱出洗沐,相从论议。” 唐 杜甫 《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》诗:“二子声同日,诸生困一经。”《宋史·儒林传八·王应麟》:“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。” 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四四》:“此后,我又于同日寄《新女性》一本。”

    2.“同日而语”之略语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