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答龙门潘秀才见寄》 山中是处有黄菊,洛下谁家无白醪。

山中是处有黄菊,洛下谁家无白醪。

意思:山上到处有黄菊,洛下谁家没有白酒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答龙门潘秀才见寄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男儿四十未全老,便入林泉真自豪》是一首描绘中年男子的生活态度和理想的诗篇。它以一种豪迈而富有哲理的笔触,赞美了中年男子的成熟、稳健和自在的生活方式。 首句“男儿四十未全老,便入林泉真自豪”,诗人以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为对象,描绘他虽然年纪还不算老,但已经有了足够的阅历和智慧,选择进入山林泉石之间,过上了自在的生活,这种选择是如此的自豪。这里的“林泉”并非单纯指自然山水,也暗含了诗人向往的自由、闲适的生活方式。 “明月清风非俗物,轻裘肥马谢儿曹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的特点,那就是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,与明月清风为伴,过着清雅脱俗的生活。而那些“轻裘肥马”的年轻人,他们的奢华生活与诗人自己形成鲜明对比,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朴素、自在生活的向往。 “山中是处有黄菊,洛下谁家无白醪”,这句诗描绘了山中盛开的菊花和美酒,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既清雅又富足,既有自然之美,又有丰盛的物质生活。这里的“白醪”是指米酒,诗人以它作为山中生活的象征,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。 最后,“相得秋来常日醉,伊川清浅石楼高”,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天的山中常常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,而伊川的清浅水流和石楼高处的美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。这里的“醉”不仅指酒醉,更指对生活的满足和陶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中年男子自在、自由、清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。它通过描绘明月清风、黄菊、白醪、山水等自然和物质元素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。同时,它也表达了对年轻人奢华生活的否定和对朴素、自在生活的肯定,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生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男儿四十未全老,便入林泉真自豪。
明月清风非俗物,轻裘肥马谢儿曹。
山中是处有黄菊,洛下谁家无白醪。
相得秋来常日醉,伊川清浅石楼高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黄菊

    读音:huáng jú

    繁体字:黃菊

    意思:(黄菊,黄菊)

    1.黄色的菊花。
    唐·刘长卿《感怀》诗:“秋风落叶正堪悲,黄菊残花欲待谁。”
    唐·姚合《寄主客郎中》诗:“吟诗红叶寺,对酒黄菊

  • 谁家

    读音:shuí jiā

    繁体字:誰家

    意思:(谁家,谁家)

    1.何家,哪一家。
    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》:“蒿里谁家地,聚歛魂魄无贤愚。”
    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忍耐不住,按定

  • 是处

    读音:shì chù

    繁体字:是處

    意思:(是处,是处)

    1.到处;处处。
    《南齐书虞玩之传》:“填街溢巷,是处皆然。”
    宋·柳永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

  • 白醪

    读音:bái láo

    繁体字:白醪

    意思:糯米甜酒。
    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白醪麴》:“酿白醪法,取糯米一石,冷水净淘,漉出着瓮中,作鱼眼沸汤浸之。”
    石声汉注:“醪是带糟的酒,白醪是糯米甜酒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