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来山中住,便作山中人。
意思:返回山中住,就在山中的人。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归来山中住,便作山中人》是一首描绘归隐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。
首段“归来山中住,便作山中人”,直接点明诗人的归隐决心,他将在山中居住,并成为山中的人。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:“冠带亦自闲,累月不首身。散发层岩阿,濯足清涧滨。”他脱下了官服,享受着无拘无束的山中生活,长时间不用打理自己,头发随意散开,在层峦叠嶂的山崖处清洗双足。
“石藓黏简册,松风堕衣巾”两句,描绘了山中特有的自然环境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。他利用山中的石头和松树制作书桌和书架,风从松涛中落下,有时会吹落诗人的衣巾。这种生活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诗意。
“乡里多旧游,不厌过从频”两句,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的故乡的深深眷恋,他不厌其烦地与乡里旧友交往,享受着这份淳朴的感情。
然而,“还愧拥千骑,又走西道尘”两句,也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和无奈。尽管他对山林生活有着深深的向往,但现实的生活和社会的责任使他不能一直停留在这里。这种矛盾的心情,是许多文人墨客在归隐和仕途之间徘徊时所共有的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归隐生活,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。同时,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淳朴人际关系的怀念,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