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新馆》 幽禽缠啭已催客,狂石欲奔如避人。

幽禽缠啭已催客,狂石欲奔如避人。

意思:幽禽缠啭已经催促客人,疯狂石头想逃到避人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新馆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偏箱岭恶莫摧轮,游子思亲泪满巾》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篇。它通过描绘偏箱岭的恶劣环境和游子的思乡之情,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。 首先,“偏箱岭恶莫摧轮”描绘了偏箱岭的恶劣环境,使人联想到旅途中的艰难险阻。这句诗中的“恶”字,表达了作者对偏箱岭的恶劣环境的深深感叹。 “游子思亲泪满巾”则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。这句诗中的“游子”指的是离家在外的游人,“思亲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,“泪满巾”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念之情的强烈和深沉。 “万里有尘遮白日,一行无树识新春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无奈。万里无云的晴空被尘土遮蔽,无法看到太阳,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疲惫。同时,没有树木的新春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。 “幽禽缠啭已催客,狂石欲奔如避人”这两句诗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。鸟儿婉转的歌声似乎在催促着旅人,而狂野的石头则像是要逃离这里,躲避旅人。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被生动地描绘出来。 最后,“虏酒相邀绝峰饮,却因高处望天津”这两句诗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。尽管被邀请喝酒,但旅人仍然在高处望着家乡的方向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情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生动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偏箱岭恶莫摧轮,游子思亲泪满巾。
万里有尘遮白日,一行无树识新春。
幽禽缠啭已催客,狂石欲奔如避人。
虏酒相邀绝峰饮,却因高处望天津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幽禽

    引用解释

    鸣声幽雅的禽鸟。 唐 贾岛 《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》诗:“极浦清相似,幽禽到不虚。” 宋 陆游 《西村》诗:“茂林风送幽禽语,坏壁苔侵醉墨痕。” 明 高启 《天平山》诗:“高鶻有危栖,幽禽无俗哢。”

    读音:yōu qín

  • 避人

    读音:bì rén

    繁体字:避人

    意思:犹避世。
    唐·吴融《偶书》诗:“只此无心便无事,避人何必武陵源。”
    清·王士禛《池北偶谈谈艺一阮怀宁》:“阮避人于此山,每夕与狎客饮,以三鼓为节。”亦指避世之人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