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月下笛·与客携壶》 幽禽自语。

幽禽自语。

意思:幽禽自言自语。

出自作者[宋]姜夔的《月下笛·与客携壶》

全文赏析

【注释】:
这首词是白石追怀昔日冶游,思念旧日情人之作。白石一生布衣作客,辗转江湖,且生性多情,所以疏狂流连的韵事,亦在所不见。这在那个时代的文人学士,也是寻常之事。光阴已逝,情事已非,但词人却念念不忘割舍不下 ,于是“与客携壶”,借酒浇愁有了这首《月下笛》。
姜白石作词,多从细微处着笔,而且善于表现情景交融的特定境界。“梅花过了” ,已点出仲春的时令 ,“夜来风雨”揭示梅花过了”的原因 。接下来,描写“幽禽”。幽禽,当指黄莺,柳永《黄莺儿》词,有“幽谷暄和,黄鹂翩翩”之句,可证。称黄莺为幽禽 ,暗示作者心情的孤寂、幽独。“幽禽自语。啄香心 ,度墙去”十个字,写黄莺的鸣叫、啄食、飞翔,都是从细微之处着笔 ,表现出骚人墨客特有的情绪,暗示了词人清苦寂寞的情怀 。这几句与其《庆宫春》中之“呼我盟鸥,翩翩欲下 ,背人还过木末”。各尽其妙。下面写到春衣,更可看出作者用笔之细 。“春衣都是柔荑剪 ,尚沾惹、残茸半缕”。柔荑,用细白柔嫩的初生茅草比喻美女的手 ,语出《诗经·硕人》“手如柔荑”。茸,即绣茸,刺绣用的丝线 。身上穿的春衣,是伊人素手亲绣,这与传为苏东坡作的《青玉案》词所写的“春衫犹是 ,小蛮针线”思路相同,但姜白石的笔触更为细腻,同是睹物思人,他却把无限深情凝聚在春衣的细微局部上,凝聚在香泽犹存的一点点线茸儿上,而这“残茸半缕”恰恰成为了感情的焦点 ,所以更见深度正是“于细微处见精神”。接下来,用“玉钿”指代意中人,同时点明“朱门深闭,再见无路 ”的事实 ,而其用语则显然是从唐人崔郊《赠去婢》诗中那“侯门一入深入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”的名句化出的无限惆怅难解之情,溢于言外。过片用“凝竚”作引领,从凝神静思之中描写了回忆与追寻的心理活动。用“系马垂杨,认郎鹦鹉”八个字描写往日的冶游,写得既生动又巧妙极见词人灵思妙用。说它生动,是能把当日冶游的气派神情描摹得活灵活现,系马足见风采,认郎以示熟稔 ,说它巧妙,是在前面加上一个“但”字,就由过去转到现在,如今只剩下垂杨和鹦鹉,从而把人去楼空、事过境迁的感慨传达了出来。这两句构思之精,用语之妙,寄情之深,直可与苏轼《永遇乐》“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?空锁楼中燕”相媲美。皆有风景不殊而精事已非的深深慨叹。再下几句,可以说是针对杜牧那“十年一觉扬州梦 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《遣怀》的著名诗句所作的发挥。大梦既觉,知道“彩云”已经“飞过”,——彩云是用北宋词人晏几道“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”《临江仙》句意 ,那就不必再痴痴地回忆了。可是,对能歌善舞的“吟袖弓腰”还是难以忘怀,只得让多情的“ 梁间燕子 ”去代为探问,——这是用李商隐“蓬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”句意 。可是,探问的结果却是仍然不知下落,故而只得以自伤昔日为多情所误,虚度少年时光结束全词 。这“误了人”的自伤自叹,表面上看是自伤多情,实则更反衬出词人的一往情深。

相关句子

  • 灯前自语。-- 出自《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,有怀故园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  • 时自语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  • 时自语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  • 灯前自语。-- 出自《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,有怀故园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  • 掀髯自语。-- 出自《摸鱼子·买陂塘旋栽杨柳》作者:[元]许有孚
  • 掀髯自语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并序 中执法安阳公初度之辰, 熙赋》作者:[元]马熙
  • 掀髯自语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并序 中执法安阳公初度之辰, 熙赋》作者:[元]马熙
  • 飞去黄鹂自语。-- 出自《兰陵王·章台路》作者:[宋]彭履道
  • 还自语。-- 出自《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  • 幽禽歌曲。-- 出自《风中柳 饮山亭留宿》作者:[元]刘因
  • 幽禽*客至、如晤语。-- 出自《感皇恩 癸未重午日,冶头回辔,得感皇恩一》作者:[元]王恽
  • 幽禽花外啼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暮涛掀浪溪流急》作者:[宋]刘学箕
  • 深处宿幽禽。-- 出自《菩萨蛮 回文》作者:[宋]张孝祥
  • 窗外幽禽小。-- 出自《题梅花寒雀图》作者:[元]虞集
诗句原文
与客携壶,梅花过了,夜来风雨。
幽禽自语。
啄香心、度墙去。
春衣都是柔荑翦,尚沾惹、残茸半缕。
怅玉钿似扫,朱门深闭,再见无路。
凝伫。
曾游处。
但系马垂杨,认郎鹦鹉。
扬州梦觉,彩云飞过何许。
多情须倩梁间燕,问吟袖、弓腰在否。
怎知道,误了人,年少自恁虚度。
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
姜夔(kuí)(1154-1221),字尧章,号白石道人,汉族,饶州鄱阳(今江西省鄱阳县)人。南宋文学家、音乐家。

他少年孤贫,屡试不第,终生未仕,一生转徙江湖,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。他多才多艺,精通音律,能自度曲,其词格律严密。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,姜夔对诗词、散文、书法、音乐,无不精善,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。姜夔词题材广泛,有感时、抒怀、咏物、恋情、写景、记游、节序、交游、酬赠等。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,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,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,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,以及超凡脱俗、飘然不群,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。姜夔晚居西湖,卒葬西马塍。有《白石道人诗集》《白石道人歌曲》《续书谱》《绛帖平》等书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幽禽

    引用解释

    鸣声幽雅的禽鸟。 唐 贾岛 《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》诗:“极浦清相似,幽禽到不虚。” 宋 陆游 《西村》诗:“茂林风送幽禽语,坏壁苔侵醉墨痕。” 明 高启 《天平山》诗:“高鶻有危栖,幽禽无俗哢。”

    读音:yōu qí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