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李舍人归兰陵里》 惟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。

惟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。

意思:只有道德情常自我满足,启一天地容易知道恩。

出自作者[唐]杨巨源的《送李舍人归兰陵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清词举世皆藏箧,美酒当山为满樽。三亩嫩蔬临绮陌,四行高树拥朱门。家贫境胜心无累,名重官闲口不论。唯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》是一首描绘生活和情感的诗篇,它以清词和美酒为引子,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。 首联“清词举世皆藏箧,美酒当山为满樽。”中,“清词”和“美酒”是两种典型的象征,分别代表了诗歌的优美和生活的享受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: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欣赏和追求,无论是在诗歌还是生活中,都保持对美的追求和热爱。 颔联“三亩嫩蔬临绮陌,四行高树拥朱门。”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,其中“三亩嫩蔬”象征着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“四行高树”则象征着生活的宁静和和谐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和谐、宁静生活的向往。 颈联“家贫境胜心无累,名重官闲口不论。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理解:即使生活环境贫寒,但只要心态平和,就能摆脱生活的困扰;名声和地位虽然重要,但如果心中无求,口上无谈,那么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。 尾联“唯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。”表达了作者对道义的追求和感恩之心。作者认为只有追求道义,才能真正满足内心;同时也要感激天地万物,才能真正理解生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道义的追求,以及对宁静、平和生活的向往。它通过清词、美酒、嫩蔬、高树、贫境、名重、闲口等意象,描绘了一个充满美好、宁静、平和的生活世界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清词举世皆藏箧,美酒当山为满樽。
三亩嫩蔬临绮陌,四行高树拥朱门。
家贫境胜心无累,名重官闲口不论。
惟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。
作者介绍
唐代诗人。字景山,后改名巨济。河中治所(今山西永济)人。贞元五年(789)进士。初为张弘靖从事,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,迁虞部员外郎。出为凤翔少尹,复召授国子司业。长庆四年(824),辞官退休,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,食其禄终身。关于杨巨源生年,据方崧卿《韩集举正》考订。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作于长庆四年(824),序中述及杨有“年满七十”、“去归其乡”语。由此推断,杨当生于755年,卒年不详。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道情

    读音:dào qíng

    繁体字:道情

    英语:chanting of folk tales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imple percussion instruments

    意思:

  • 自足

    读音:zì zú

    繁体字:自足

    英语:self-sufficiency

    意思:
    1.自满。
   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恒遗恨以终篇,岂怀盈而自足。”
    明·宋濂《燕书》之九:

  • 惟有

    读音:wéi yǒu

    繁体字:惟有

    意思:只有。
    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海内知识,零落殆尽,惟有会稽·盛孝章尚存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》诗之一:“惟有当时月,依然照杯酒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