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邹公挽辞二首》 报国心长在,知恩志未伸。

报国心长在,知恩志未伸。

意思:报国心长在,知道恩志未实现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时的《邹公挽辞二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**《邹公挽辞二首》是宋朝诗人杨时为悼念邹公而写的一组诗歌**。创作背景主要基于邹公的生平事迹、作者与邹公的关系,以及对邹公逝世的深感惋惜和怀念之情。通过这组诗歌,杨时表达了对邹公的敬仰、赞美,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故友的悲痛和思念。这些诗歌寓意深远,充满了人情味和哲理思考,是杨时对邹公一生功绩和人格魅力的缅怀和颂扬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伏青蒲上,三年瘴海滨。
泉甘不出户,客醉岂无神。
报国心长在,知恩志未伸。
追怀垂绝语,空有泪盈巾。
作者介绍 黄遵宪简介
杨时(1020年-1071年),字龙池,号文伯,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出身世家,曾担任过几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、侍御史等,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,受到流放等处罚。杨时一生著述颇丰,尤以诗文、书法成就最为突出。

在文学方面,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,以清新明丽著称,代表作品有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、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等近百首佳作。在诗歌创作方面,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,他的诗歌清新朗逸,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,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。

在书法方面,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,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,自由自在,有“杨文伯之草”之称。杨时擅长于楷、行、草三种书体,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“飞白神韵”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报国

    读音:bào guó

    繁体字:報國

    英语: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\'s country

    意思:(报国,报国)
    为国家效力尽忠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