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相思引 送范殿临赴黄岗》 何处投鞍风雨夕。

何处投鞍风雨夕。

意思:什么地方跳鞍风雨夕。

出自作者[宋]贺铸的《相思引 送范殿临赴黄岗》

全文赏析

【注释】:
此为送别词。词中充分地发挥词的声情美,巧妙地利用叠句的回环往复,造成形式上的错落有致,一咏三叹,以参差不齐之句,写郁勃难状之情,使人在恬吟密咏之中,更强烈地体会到词人低回缥缈的别离情绪。
首句“ 怀归”二字,点出方回此时正羁宦天涯,他乡为客。“怀归”之前冠以“终日”,则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,盼望着能够早日归去的满腹牢愁,已经溢于言表。在这种心情之下,又要为朝夕相伴、志同道合的挚友送别,所以词人在这两者之间连以“翻”字,顿时把客中送客,宦愁加离愁的怅触和伤感全盘托出。这一句自王勃“ 与君离别意 ,同是宦游人”(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)化出,但变旷达为执着,层深浑成,感情更为沈郁。
“春风”句点时、地。“祖”,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的一种活动 ;“祖席 ”,引申为饯行酒宴。春风骀荡,风和日丽,本来正宜于与知友郊外踏青,水边饮宴,现在却要在南城陌上的长亭为他饯行,这样,平常的叙事被涂上了一层浓郁的感伤色彩。
“便莫惜 ”句写离宴。“卷白”,即“卷白波”。宋黄朝英《缃素杂记》卷三:所谓卷白波者,盖卷白上之“酒波耳 ,言其饮酒之快也。”词人只以一句席间的劝酒辞即代替了以上之一切,使主客二人,悒悒寡欢,愁颜相向,以酒浇愁之场景如在目前。在“卷白”之上加以“频”,“频”之前再加以“莫惜”,“莫惜”之上再以“便”字承上句转折,语气沉痛,字字重拙。友情之笃,分携之苦,见于言外。
上片最后几句是一叠句,以声传情,点醒临行在即。这个时候,席间奏起了凄婉的骊歌,那可能就是催人泪下的《 阳关三叠 》吧!悲凉的乐曲在席间回荡,也在离人的心头回荡,似乎在提醒、在催促着行人立即上路 。三字短句回环反复,“动”和“催”字重复出现,都深化了此时此刻离人茫然若失的惆怅。
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。前两句一问一答,描画出一幅山程水驿、风雨凄迷的古道行旅图,把词人对范殿监体贴入微的关切之情具体化,形象化。“临水驿,空山驿”的一再咏叹,更是把野水空山,荒驿孤灯的寂寞和凄凉渲染得淋漓尽致 。结拍两句,笔锋陡转,振起全篇。一别而后,千里相隔,临清夜而不寐,睹明月而相思 ,这当然是去留双方将面临的凄婉现实。
然而方回在“ 明月相思千里隔”之前加一“纵”字,立刻使地域上的千里相隔失去了应有的份量。真挚的友情将会超越时空,全词就在“梦咫尺,勤书尺”这样语重情长的再三嘱托中结束 ,余音袅袅 ,令人回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终日怀归翻送客。
春风祖席。
南城陌。
便莫惜。
离觞频卷白。
动管色。
催行色。
动管色。
催行色。
何处投鞍风雨夕。
临水驿。
空山驿。
临水驿。
空山驿。
纵明月相思千里隔。
梦咫尺。
勤书尺。
梦咫尺。
勤书尺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贺铸(1052~1125),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又名贺三愁,人称贺梅子,自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祖籍山阴(今浙江绍兴),出生于卫州共城县(今河南辉县市)。出身贵族,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·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

贺铸长身耸目,面色铁青,人称贺鬼头,曾任右班殿直,元佑中曾任泗州、太平州通判。晚年退居苏州,杜门校书。不附权贵,喜论天下事。

能诗文,尤长于词。其词内容、风格较为丰富多样,兼有豪放、婉约二派之长,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。用韵特严,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。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,意境高旷,语言浓丽哀婉,近秦观、晏几道。其爱国忧时之作,悲壮激昂,又近苏轼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,足见其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《汉书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风雨

    读音:fēng yǔ

    繁体字:風雨

    英语:wind and rain;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; wind an rain

    意思:(风雨,风雨)

    1.风和雨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