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答东皋伯远法师》 心境两忘诸幻灭,更于何处觅真如。

心境两忘诸幻灭,更于何处觅真如。

意思:心境两忘诸幻灭,又在何处觅真像。

出自作者[明]愚庵智及的《答东皋伯远法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师隐居生活的诗,通过对东皋尊者(禅师)隐居地的描述,表达了对禅师心境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。 首联“东皋尊者隐郊墟,小小屠苏睹史居”,描绘了东皋尊者隐居在郊外的墟落,一个名为“屠苏睹史居”的小小地方。这里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,与世无争的感觉。 颔联“切柏代香朝演法,卷帘进月夜抽书”,描述了禅师的生活方式。早晨用柏叶代替香火演法,夜晚则卷起窗帘读书。这体现了禅师的清净无为和淡泊名利的品质。 颈联“村园果熟秋霜后,花径苔生宿雨余”,描绘了禅师居住地的自然景色。秋天成熟的果实点缀在村舍之间,花径上的苔藓生长在雨后的湿润土壤上。这进一步展示了禅师与自然和谐相处,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。 尾联“心境两忘诸幻灭,更于何处觅真如”,表达了禅师的内心世界已经达到了忘我、忘境的境界,所有的虚幻都已消失,再也不需要寻找真正的真理或智慧。这体现了禅师的超脱世俗,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境界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东皋尊者隐居的生活和心境,表达了对禅师淡泊名利、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赞美。同时,也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,不要被世俗的虚幻所迷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东皋尊者隐郊墟,小小屠苏睹史居。
切柏代香朝演法,卷帘进月夜抽书。
村园果熟秋霜后,花径苔生宿雨余。
心境两忘诸幻灭,更于何处觅真如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幻灭

    读音:huàn miè

    繁体字:幻滅

    短语:消解 消灭 泯灭 荡然无存 消释 没有 过眼烟云 磨灭 流失 消 一去不复返 化为乌有 磨 石沉大海 消失 无影无踪 毁灭 熄灭 消散 付诸东流 收敛 冰消瓦解

  • 心境

    读音:xīn jìng

    繁体字:心境

    短语:心思 心怀

    英语:frame of mind

    意思:
    1.佛教语。指意识与外物。
    唐·希运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《汉书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两忘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两者一起忘记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与其誉 尧 而非 桀 也,不如两忘而化其道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》:“性与时相远,身将世两忘。” 元 倪瓒 《听袁员外弹琴》诗:“两忘絃与手,流泉松吹声。”

    2.特指物我、身世两者一起忘记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《连珠》:“是以弘道

  • 于何

    读音:yú hé

    繁体字:於何

    意思:(参见于何)

    1.为何;如何。
    《诗小雅十月之交》:“彼月而食,则维其常;此日而食,于何不臧?”唐·王季友《滑中赠崔士瑾》诗:“十年前见君,甲子过我寿;于何今

  • 真如

    读音:zhēn rú

    繁体字:真如

    英语:thusness

    意思:佛教语。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、实性,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与实相、法界等同义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