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题何戢秀才琬琰堂》 消磨余纸墨,幻灭去无痕。

消磨余纸墨,幻灭去无痕。

意思:消磨我纸墨,幻灭去无痕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寄题何戢秀才琬琰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一种淡然自守、不与世俗相往来的态度,描绘了一位隐居淇澳的幽人生活。诗中表达了对清贫自守的生活方式的赞赏,对世事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知己的期待。 首段至“插架如鱼鳞”句,描绘了幽人藏书之多,对书籍的珍视,以及独自享受读书之乐的情景。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个人世界的尊重。 中段描述了战乱之后,墟庙金石仍存,但世事如梦,一切皆已消磨。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跃然纸上。 后段则是对功名的反思,以及对知己的期待。诗人认为,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,真正的价值在于保持内心的清洁和独立。同时,他也期待有知己相伴,共同坚守信念。 最后一段描绘了鄙俗之人追求虚荣、笑颦百态的生活方式,与诗人自守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。诗人对这种追求物质享受、忽视内在价值的生活态度表示不满,并表达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向往。 整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世事,强调内心的清洁和独立,是对一种理想人生态度的精彩描绘。诗人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理解,让人深感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幽人筑淇澳,不与世相闻。
独携千卷书,过于骨肉亲。
辛苦作室堂,插架如鱼鳞。
时时体不住,一遇千载人。
山川兵火后,墟庙金石存。
消磨余纸墨,幻灭去无痕。
功名但如此,知子道可尊。
不遗世一毫,以全与其身。
包丑傅黛膏,百态售笑颦。
谁能双蛾眉,闭户自贵珍。
鄙人有夙尚,愿与幽侣敦。
他年抱健犊,听啸入苏门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幻灭

    读音:huàn miè

    繁体字:幻滅

    短语:消解 消灭 泯灭 荡然无存 消释 没有 过眼烟云 磨灭 流失 消 一去不复返 化为乌有 磨 石沉大海 消失 无影无踪 毁灭 熄灭 消散 付诸东流 收敛 冰消瓦解

  • 消磨

    解释

    消磨 xiāomó

    (1) [wear down;fritter away]∶逐渐消耗;磨灭

    消磨志气

    (2) [idle away;while away]∶消遣,打发时光

    消磨岁月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