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度门寺》 宝界留遗事,金棺灭去踪。

宝界留遗事,金棺灭去踪。

意思:宝界留下遗迹,金棺消灭掉踪。

出自作者[唐]元稹的《度门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宿荫高》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色的诗,通过对寺庙的地理位置、建筑风格、历史遗迹等方面的描述,展现了寺庙的庄重、神秘和宁静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寺庙位于北山的三禅地,周围环绕着万树松的西山。寺庙的门面临溪流,桥映着竹林,环境清幽。这种描绘为寺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、清净幽雅的氛围。 其次,诗中提到了寺庙的基阶经过剪凿,气象万千,各种岩壁和山峰形成院宇,双岭环抱如垣墉。这些描述展现了寺庙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。 此外,诗中还描述了寺庙的历史遗迹,如层塔、香炉、道场居士置、经藏大师封等,以及太子知栽植、神王守要冲等传说故事。这些描述展现了寺庙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神秘色彩。 在描绘寺庙建筑风格的同时,诗中也涉及到了寺庙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。如佛语迦陵说、僧行猛虎从等,描绘了寺庙的宗教氛围和修行者的精神追求。同时,诗中还提到了画井、穿池、蕉非难败坏等生活细节,展现了寺庙生活的丰富多彩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对寺庙的留恋之情,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感慨。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,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感悟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的地理位置、建筑风格、历史遗迹、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庄重、神秘、宁静的佛教胜地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感慨,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北祖三禅地,西山万树松。
门临溪一带,桥映竹千重。
翦凿基阶正,包藏景气浓。
诸岩分院宇,双岭抱垣墉。
舍利开层塔,香炉占小峰。
道场居士置,经藏大师封。
太子知栽植,神王守要冲。
由旬排讲座,丈六写真容。
佛语迦陵说,僧行猛虎从。
修罗抬日拒,楼至拔霜锋。
画井垂枯朽,穿池救噞喁。
蕉非难败坏,槿喻暂丰茸。
宝界留遗事,金棺灭去踪。
钵传烘玛瑙,石长翠芙蓉。
影帐纱全落,绳床土半壅。
荒林迷醉象,危壁亚盘龙。
行色怜初月,归程待晓钟。
心源虽了了,尘世苦憧憧。
宿荫高
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
元稹(779年—831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河南府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,唐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父元宽,母郑氏,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。

元稹聪明机智过人,少时即有才名,与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结为终生诗友,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诗作号为“元和体”。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虽然一度官至宰相,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。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。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。

元稹的创作,以诗成就最大。其诗辞言浅意哀,极为扣人心扉,动人肺腑。其乐府诗创作,多受张籍、王建的影响,而其“新题乐府”则直接缘于李绅。代表作有传奇《莺莺传》《菊花》《离思五首》《遣悲怀三首》等。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,收录诗赋、诏册、铭谏、论议等共100卷,留世有《元氏长庆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宝界

    读音:bǎo jiè

    繁体字:寶界

    意思:(宝界,宝界)
    佛教语。即凈土。谓无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等五浊垢染的清洁世界。
    唐·广宣《贺幸普济寺应制》诗:“南方宝界几由旬,八部同瞻一佛身。”

  • 遗事

    读音:yí shì

    繁体字:遺事

    英语:incidents of the past ages; deeds of those now dead

    意思:(遗事,遗事)

    1.前代或前人留下

  • 留遗

    读音:liú yí

    繁体字:留遺

    意思:(留遗,留遗)

    1.留给;留存。
    清·戴名世《与弟书》:“宇宙间物,人尽取之,独读书一事留遗我辈。”
    清·恽敬《碧玉说》:“先生诗言玉失而复得,其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