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沈仲居进三国志》 十年铅椠鬓丝秋,独抱成书四海游。

十年铅椠鬓丝秋,独抱成书四海游。

意思:十年铅椠鬓丝秋天,独自抱着成书四海遨游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过的《寄沈仲居进三国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十年铅椠鬓丝秋,独抱成书四海游。三国诸人应梦里,一番公案又从头。》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学术追求的艰辛,以及对历史思考的诗。 首句“十年铅椠鬓丝秋”,诗人以“铅椠”借代读书生涯,形容十年间沉浸于书本之中,使得鬓发苍白如铅,形容思绪之繁复如同削牍,表达了读书之苦。而“鬓丝秋”则形象描绘了时间流逝,季节变换,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。 “独抱成书四海游”,诗人独自抱着成山的书稿,走遍四海,表达了对于学术的热爱和追求。四海游,既描绘了诗人行走的范围之广,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。 “三国诸人应梦里”,诗人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如诸葛亮、曹操等进行了思考和评价,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。梦里的用法,既表达了这些人物在诗人的想象中,也暗示了历史的虚幻和不可重复性。 “一番公案又从头”,最后一句话,诗人再次回到现实中,重新开始思考新的历史问题,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决心。公案在这里指的是历史事件,也暗指学术问题。 整首诗以诗人的学术追求和历史思考为主题,通过描绘时间、人物、现实等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期待。同时,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虚幻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把握未来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十年铅椠鬓丝秋,独抱成书四海游。
三国诸人应梦里,一番公案又从头。
作者介绍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、明毛晋汲古阁《龙洲道人诗集》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成书

    读音:chéng shū

    繁体字:成書

    意思:(成书,成书)

    1.完整的书。
    宋·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子容又图其形制,着为成书,上之,诏藏于祕阁。”

    2.成为一部书。

  • 四海

    读音:sì hǎi

    繁体字:四海

    短语: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

    英语:the four seas

  • 十年

    读音:shí nián

    繁体字:十年

    意思:形容时间长久。
    《左传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
    杨伯峻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
    唐·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<

  • 铅椠

    读音:qiān qiàn

    繁体字:鉛槧

    意思:(铅椠,铅椠)

    1.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。铅,铅粉笔;椠,木板片。语出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扬子云好事,常怀铅提椠,从诸计吏,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。”
    隋·江总

  • 鬓丝

    读音:bìn sī

    繁体字:鬢絲

    意思:(鬓丝,鬓丝)
    鬓髮。
    唐·李商隐《赠司勛杜十三员外》诗:“心铁已从干镆利,鬓丝休叹雪霜垂。”
    明·李标《寄怀无尘上人》诗:“蒲柳先衰感鬓丝,孤踪不定益凄其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