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铅椠鬓丝秋,独抱成书四海游。 三国诸人应梦里,一番公案又从头。 |
这首诗《十年铅椠鬓丝秋,独抱成书四海游。三国诸人应梦里,一番公案又从头。》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学术追求的艰辛,以及对历史思考的诗。 首句“十年铅椠鬓丝秋”,诗人以“铅椠”借代读书生涯,形容十年间沉浸于书本之中,使得鬓发苍白如铅,形容思绪之繁复如同削牍,表达了读书之苦。而“鬓丝秋”则形象描绘了时间流逝,季节变换,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。 “独抱成书四海游”,诗人独自抱着成山的书稿,走遍四海,表达了对于学术的热爱和追求。四海游,既描绘了诗人行走的范围之广,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。 “三国诸人应梦里”,诗人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如诸葛亮、曹操等进行了思考和评价,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。梦里的用法,既表达了这些人物在诗人的想象中,也暗示了历史的虚幻和不可重复性。 “一番公案又从头”,最后一句话,诗人再次回到现实中,重新开始思考新的历史问题,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决心。公案在这里指的是历史事件,也暗指学术问题。 整首诗以诗人的学术追求和历史思考为主题,通过描绘时间、人物、现实等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期待。同时,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虚幻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把握未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