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》 莫教垂露迹,岁晚杂苔痕。

莫教垂露迹,岁晚杂苔痕。

意思:没有人教垂露痕迹,岁晚杂青苔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牧的《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旅馆当年葺,公才此日论》是一首对公才进行赞扬的诗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作者对公才的敬仰之情,以及他对公才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思考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旅馆当年修建的情况,表达了对公才的敬意和怀念之情。接着,诗中描述了公才的才华和成就,表达了对公才的赞美之情。 在诗中,作者通过描绘林、树、炼药、疏泉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对公才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作者也通过描绘松树、草等植物,表达了对公才品德的赞美之情。 此外,诗中还提到了扬子宅和李膺门等历史遗迹,表达了对公才过去经历的敬意和怀念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公才未来的期望和祝福。 最后,诗中通过描绘雪、尘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对公才品格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也提醒公才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,不要让自己的行为玷污了自己的品格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表达了对公才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同时,也提醒公才要保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,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旅馆当年葺,公才此日论。
林繁轻竹祖,树暗惜桐孙。
炼药藏金鼎,疏泉陷石盆。
散科松有节,深薙草无根。
龙卧池犹在,莺迁谷尚存。
昔为扬子宅,今是李膺门。
积学萤尝聚,微词凤早吞。
百年明素志,三顾起新恩。
雪耀冰霜冷,尘飞水墨昏。
莫教垂露迹,岁晚杂苔痕。
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
杜牧(803年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孙,杜从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赴江西观察使幕,转淮南节度使幕,又入观察使幕,理人国史馆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。

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,其诗英发俊爽,多切经世之物,在晚唐成就颇高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,\"大杜“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莫教

    读音:mò jiào

    繁体字:莫教

    意思:犹莫非。
    《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》:“吴教授听得外面声音,不是别人,是我浑家和锦儿,怎知道我和王七三官人在这里?莫教也是鬼?”

    解释:1

  • 垂露

    读音:chuí lù

    繁体字:垂露

    意思:
    1.露珠下滴。
    《后汉书仲长统传》:“垂露成帏,张霄成幄。”

    2.比喻佛法普施。
    南朝·梁·萧统《开善寺法会》诗:“尘根久未洗,

  • 苔痕

    读音:tái hén

    繁体字:苔痕

    意思:苔藓滋生之迹。
    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”
    宋·张耒《无题》诗之一:“出门蹄道苔痕满,隐几书尘鼠蹟多。”
    清·龚自珍《鹊楼仙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