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膏入焙香。
意思:研磨膏进入焙香。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阮郎归·黔中桃李可寻芳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黔中桃李可寻芳。摘茶人自忙。月团犀腌斗圆方。研膏入焙香。青箬裹,绛纱囊。品高闻外江。酒阑传碗舞红裳。都濡春味长》是一首描绘黔中地区茶文化与生活的诗篇。它以细腻的笔触,生动地描绘了采茶、制茶、品茶等场景,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。
首句“黔中桃李可寻芳。摘茶人自忙。”便给人以鲜明的印象,黔中地区的春日风光和繁忙的摘茶场景跃然纸上。桃李芬芳,与摘茶的忙碌形成对比,既描绘了黔中地区的春日风情,又为下文的“摘茶人自忙”提供了背景。
“月团犀腌斗圆方。研膏入焙香。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制茶的过程,对茶叶的形态和香味进行了赞美,表现出制茶工艺的精细和讲究。
“青箬裹,绛纱囊。品高闻外江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茶叶的包装和品质,通过“闻外江”暗示出黔中地区对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。
“酒阑传碗舞红裳。都濡春味长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品茶的场景和气氛,人们在酒阑饭饱之后,传碗舞蹈,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和茶叶的香醇。都濡,是黔中地区的一个地名,这里的“都濡春味长”不仅指当地春天的味道美,也暗含了当地茶叶的美味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生动地描绘了黔中地区的茶文化与生活,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、智慧和生活的美好。同时,也通过品茶这一细节,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品质和情趣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