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香不及露华香,竹液花膏馥葛裳。
意思:雨和露华香不香,竹液花膏香葛衣服。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五月三日早起步东园,示幼舆子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一种宁静、清新的自然环境,以及诗人在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。
首句“雨香不及露华香,竹液花膏馥葛裳。”中,“露华”指的是清晨的露水,而“葛裳”则是一种以葛布制成的衣服,通常被视为一种代表自然、朴素、清新的服饰。诗人用“露华香”来形容雨后的清新空气,而“竹液花膏馥葛裳”则描绘了雨后的植物香气,以及它们给诗人带来的舒适感。
“侬与晓星成二客,更无人共上番凉。”中,“晓星”指的是清晨的星星,诗人以此形容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,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。而“上番凉”则是指的夜晚的凉意,诗人描绘了一个没有人陪伴他享受这份清凉的场景,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宁静的感觉。
“筠箕苕帚两无踪,窃果畦丁职不供。”中,“筠箕苕帚”指的是扫帚和簸箕,诗人用它们来描绘自然环境的整洁和宁静。而“窃果畦丁”则是指的园丁,诗人描绘了园丁没有工作,无人打扰的自然环境。
最后,“老子不来才几日,松花槲叶满亭中。”中,“老子”是诗人的自称,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豪迈。“不来”指的是诗人离开这个地方的时间,而“松花槲叶满亭中”则描绘了诗人离开后自然环境的变化,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自然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新空气、植物香气、自然环境的整洁和宁静、诗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他在这个地方的生活,表达了一种宁静、清新的生活态度和悠然自得的情感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远离喧嚣的感觉,但这种孤独并不是寂寞和失落,而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