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冬夜不寐写怀,用稼轩、同父倡和韵》 黄皮裤褶军装别。

黄皮裤褶军装别。

意思:黄皮裤褶军装别。

出自作者[清]陈维崧的《冬夜不寐写怀,用稼轩、同父倡和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饱经风霜、历经磨难的边关将士的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已矣何须说!”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愤之情,意味着这一切已经过去了,说多了也没有用。接下来,作者通过描写将士的衣着和形象,展现了一个贫穷困苦、历经风霜的边关将士的形象,表现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和顽强。 “半世琵琶知者少,枉教人、斜抱胸前月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将士内心的孤独和无助,琵琶代表了他内心的哀伤和苦闷,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。同时,“羞再挟,王门瑟。”也表现了他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拒绝。 下阕进一步描写了边关的环境和将士的心情。“黄皮裤褶军装别。”这句话描写了将士的装扮和形象,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。“出萧关、边笳夜起,黄云四合。”进一步描写了边关的荒凉和寂寥,表现了将士的孤独和无助。 “直向李陵台畔望,多少如霜战骨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逝去战士的怀念,同时也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。“陇头水、助人愁绝。”进一步表现了将士内心的苦闷和忧愁。 最后,“此意尽豪哪易遂?学龙吟、屈煞床头铁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将士内心的愤懑和不满,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和壮志。同时,“风正吼,烛花裂。”也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和艰辛。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刻画,展现了一个饱经风霜、历经磨难的边关将士的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已矣何须说!
笑乐安、彦升儿子,寒天衣葛。
百结千丝穿已破,磨尽炎风腊雪。
看种种、是余之发。
半世琵琶知者少,枉教人、斜抱胸前月。
羞再挟,王门瑟。
黄皮裤褶军装别。
出萧关、边笳夜起,黄云四合。
直向李陵台畔望,多少如霜战骨。
陇头水、助人愁绝。
此意尽豪哪易遂?
学龙吟、屈煞床头铁。
风正吼,烛花裂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陈维崧(1625—1682年),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,阳羡词派领袖。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。

明熹宗天启五年(1625年),陈维崧出世,幼时便有文名。十七岁应童子试,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。与吴兆骞、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“江左三凤”。与吴绮、章藻功称“骈体三家”。明亡后,科举不第。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,陈维崧亦寓居商丘,与弟同居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十一月,陈维崧访冒襄,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,冒襄派徐紫云(云郎)伴读。

康熙元年(1662年),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、张养重等修禊红桥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举博学鸿词科,授官翰林院检讨。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享年五十八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黄皮

    读音:huáng pí

    繁体字:黃皮

    意思:(黄皮,黄皮)
    见“黄皮果”。

    造句:给我那本书吧那边。那本黄皮的。双重人外面是黄皮肤里面是白色的双重人? ?外面是黄皮肤里

  • 军装

    读音:jūn zhuāng

    繁体字:軍裝

    英语:(n) military uniform

    意思:(军装,军装)

    1.军事方面的装饰和装备。
    《汉书扬雄传上》:“八神奔而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