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皮裹骨一常僧,坏衲蒙头百虏澄。
意思:黄皮肤包裹骨一常僧,坏衣服蒙住头百虏澄。
出自作者[宋]和庵主的《题壁三首》
全文赏析
《题壁三首》是宋代僧人和庵主创作的一组诗,共有三首。这组诗以题壁为题材,通过对墙壁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佛教信仰的坚持。
第一首:
十年踪迹淖泥沙,为炷灵香祷富沙。
万里无由诣霜阙,一书聊欲为星槎。
解骖许我来齐晏,释缚从君问左车。
他日横飞上麟阁,行祠当为建京华。
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。诗人在十年的时间里,虽然历经艰辛,但仍然坚定地信仰佛教。他为了祈求佛祖的庇佑,特地来到富沙,炷香祷告。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他无法亲自前往天庭向玉皇大帝陈述自己的心愿,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。最后,诗人表示,如果有一天他能够飞升仙界,成为神仙,他会在京城建立一座祠堂,以纪念这段虔诚的信仰历程。
第二首:
老去才情半掬悭,不愁不退岂愁前。
清风明月无拘管,与子分张更一年。
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。诗人认为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的才华和智慧逐渐减少,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忧虑。相反,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受外界的拘束和束缚。在这里,诗人以清风明月为喻,表达了他对自由、超脱的追求。最后,诗人表示,他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。
第三首:
百尺竿头一缕丝,没提撕处急提撕。
离鈎三寸忽抛却,正是虚空粉碎时。
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理解。禅宗修行讲究“顿悟”,即在一瞬间领悟到生命的真谛。诗人以百尺竿头为喻,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禅修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。在这个困境中,修行者需要时刻保持警觉,一旦有所领悟,就要毫不犹豫地抛开一切束缚,达到“虚空粉碎”的境界。这里的“虚空粉碎”意味着超越生死轮回,达到涅槃的境地。
总的来说,《题壁三首》这组诗以题壁为题材,通过对墙壁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佛教信仰的坚持。这组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