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此切肺肝,不如归山好。
意思:看到这一切肺肝,不如把山好。
出自作者[唐]于鹄的《古挽歌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同情,描绘了生死离别和人生无常的主题。它通过对送葬场景的生动描绘,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,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和永恒的渴望。
首段描绘了出郭门后的绵绵东西道,送葬的队伍络绎不绝,生死离别的场景跃然纸上。“送死多于生,几人得终老”,这句诗揭示了生死轮回的无常和人无法掌控的命运。
接下来的段落,诗人的情感更为深入,“时尽从物化,又免生忧扰”,他感叹生命的短暂,并渴望超越死亡,获得永恒。他想象着如果人能够像世间寿者那样稀少,那么他们就可以免于生死的忧扰,远离悲伤和烦恼。
诗中的“送哭谁家车,灵幡紫带长。青童抱何物,明月与香囊。”这几句描绘了送葬的场景,灵车和幡子的出现,让人感到深深的哀伤。而“明月与香囊”则增添了一份凄美的氛围。
“可惜罗衣色,看舁入水泉。莫愁埏道暗,烧漆得千年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留恋。诗人惋惜生命的短暂,同时也对死亡的必然性表示无奈。然而,他仍然寄希望于烧漆能够获得永恒,这无疑是一种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。
最后,“阴风吹黄蒿,挽歌度秋水。车马却归城,孤坟月明里。”诗人在挽歌中结束,阴风吹过黄蒿,挽歌在秋水中回荡。孤零零的坟墓在月色中显得更加凄凉。这最后一段再次强调了生死离别的痛苦和人生无常的主题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哀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它通过对送葬场景的描绘,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,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和永恒的渴望。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,它以一种深刻而直接的方式,触动了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