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王都官官满还都》 奏课应居首,知音况满朝。

奏课应居首,知音况满朝。

意思:奏课应在首,知音何况满朝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送王都官官满还都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才卓越却沉沦下僚的形象,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惋惜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: 首联“粹美清庙器,可嗟沉下僚”,以“粹美清庙器”形容此人的才华和品性,以“沉下僚”表达对此人现状的惋惜。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此人才华的赞赏。 颔联“优游仲举坐,洋溢海沂谣”,用“优游”形容此人的风度翩翩,“仲举坐”则暗示其才华横溢。而“洋溢海沂谣”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名声远扬。 颈联“奏课应居首,知音况满朝”,以“奏课应居首”表达对此人工作能力的肯定,“知音况满朝”则暗示在朝廷中有很多了解、欣赏他的人,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。 尾联“从今黄鹄兴,眼冷看青霄”,以“黄鹄兴”寓意此人的奋起,“眼冷看青霄”则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期待,冷眼看待权势的地位,寓意他将不受世俗束缚,勇往直前。 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,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却沉沦下僚的形象,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赏和期待他未来的崛起。诗歌的结构紧凑,韵律优美,充满了诗意的美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粹美清庙器,可嗟沉下僚。
优游仲举坐,洋溢海沂谣。
奏课应居首,知音况满朝。
从今黄鹄兴,眼冷看青霄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知音

    读音:zhī yīn

    繁体字:知音

    短语: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

    英语:bosom friend

    意思:
    1.通晓音律。

  • 奏课

    读音:zòu kè

    繁体字:奏課

    意思:(奏课,奏课)

    1.把对官吏的考绩上报朝廷。
    南朝·梁·任昉《<王文宪集>序》:“为义兴太守,风化之美,奏课为最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