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读乐天閒居篇》 一毫抗千钧,摈落无流踪。

一毫抗千钧,摈落无流踪。

意思:一点抗拉力,摈落无流跟踪。

出自作者[宋]蔡襄的《读乐天閒居篇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读乐天閒居篇》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。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,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,擅长书法、绘画和诗歌创作。然而,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。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边疆地区,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。这段经历对蔡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使他更加珍视闲适的生活。 在这首诗中,蔡襄以乐天居士(即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)为榜样,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诗中写道:“闲居无事日偏长,静坐常思古人良。”这里的“闲居无事”指的是没有繁琐事务的日子,而“静坐常思古人良”则表示在这样的生活中,蔡襄时常怀念古代圣贤的品质和智慧。 此外,诗中还提到了一些与闲适生活相关的元素,如“琴书”、“茶香”等。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、优雅的氛围,使读者感受到蔡襄对闲适生活的热爱。 总的来说,《读乐天閒居篇》这首诗反映了蔡襄在经历了人生波折后,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一窥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,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予年四十四,发白成衰翁。
非有高盖车,曷与贤者同。
嗟予出寒远,家世尝力农。
十九登科第,圣彀参英雄。
十年出吏选,校书逢陼中。
天子设采拔,谓有谏诤风。
既叨言责地,蹇蹇思匪躬。
窃不自度量,语剡奸邪胸。
一毫抗千钧,摈落无流踪。
同时皆骧首,金紫班著崇。
唯予守长乐,幸就禄养丰。
八年江海外,再上螭阶东。
四十入西阁,宿仇司化工。
蒙锦投机穽,唯赖天听聪。
代言游禁密,侍从多从容。
寻行京兆事,击断露铦锋。

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
蔡襄(1012年3月7日—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谟,汉族,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(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)人。北宋著名书法家、政治家、茶学家。

天圣八年(1030年),蔡襄登进士第,先后任馆阁校勘、知谏院、直史馆、知制诰、龙图阁直学士、枢密院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学士等职,出任福建路转运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开封和杭州府事。治平四年(1067年),蔡襄逝世。累赠少师,谥号“忠惠”。

蔡襄为官正直,所到之处皆有政绩。就任泉州知府时,主持建造万安桥(洛阳桥);就任福州知府时,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;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(省长)时,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;在园林艺术上,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“小龙团”。所著《茶录》总结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经验,而《荔枝谱》则被称赞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”。蔡襄工于书法,诗文清妙,其书法浑厚端庄,淳淡婉美,自成一体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千钧

    读音:qiān jūn

    繁体字:千鈞

    意思:(千钧,千钧)
    三十斤为一钧,千钧即三万斤。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。
    《商君书错法》:“乌获举千钧之重,而不能以多力易人。”
    宋·杨亿《咸平六年二

  • 一毫

    读音:yī háo

    繁体字:一毫

    意思:一根毫毛。比喻极小或很少。
    《列子杨朱》:“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。人人不损一毫,人人不利天下,天下治矣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且夫天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