尘尘皆宝所,处处是家乡。
意思:尘尘都珍视所,处处是家乡。
出自作者[宋]释惟一的《偈颂一百三十六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经诵三千部,曹溪一句忘。尘尘皆宝所,处处是家乡。云净天如洗,潭清月愈光。须知远烟浪,别有好商量》是一首描绘禅修和理解的诗歌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禅的深深理解和感悟。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经诵三千部,曹溪一句忘”,这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理解,即对经文的熟读和背诵并不是目的,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真谛。曹溪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弘扬“顿悟”之禅的地方,这里的一句“忘”字,表达了诗人对禅的领悟,即超越了文字和概念,达到了心灵的澄明之境。
“尘尘皆宝所,处处是家乡”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的另一个重要理解,即每一个当下都是珍宝所在,每一个地方都是心灵的家园。尘尘和处处在这里被用作代词,代表所有的事物和地方,诗人以此表达他对禅修的理解,即禅修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,而是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
“云净天如洗,潭清月愈光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的另一个境界,即通过禅修,心灵变得清澈透明,如同云净的天空和潭清的月亮一样明亮。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绘,更是对内在心灵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带来的心灵净化的深深体验。
最后,“须知远烟浪,别有好商量”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期待和愿景。远烟浪代表了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烦恼,而诗人相信通过禅修,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,这就是“好商量”。这表明诗人对禅修有着深深的信心和期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禅修的各个层面和深度理解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禅的深深理解和感悟。通过阅读这首诗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修的真谛,体验到禅所带来的心灵净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