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五百口,六世同所处。
意思:一家五百人,第六代同所处。
出自作者[宋]郑獬的《松滋褚都督义门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贞观得奇士,子孙宅荆土。一家五百口,六世同所处》是一首描绘唐代贞观年间社会安定、人民和乐的诗。它通过描述一个家庭在贞观时期的荆州地区,历经五代六世,依然保持和睦相处、共同生活的场景,表达了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。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贞观得奇士”,这是对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、人才辈出的赞美。贞观是唐太宗在位时期的一个年号,这段时间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段繁荣时期。
接着,“子孙宅荆土”表明这个家庭在荆州地区定居下来。荆州是唐代的一个地区,这里山清水秀,人民勤劳朴实,为这个家庭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“一家五百口,六世同所处”描绘了一个大家庭的场景,这个家庭有五百口人,历经五代六世,都居住在同一个地方。这体现了家庭的团结和稳定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。
最后,“乐岁终身饱,凶年不饿死”是对这个家庭生活状况的描绘,他们生活在丰收的年份能够有足够的食物,而在灾荒的年份也能够避免饿死。这进一步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贞观时期的荆州地区的生活场景,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、安定和人民的幸福。它是对唐代贞观盛世的一种赞美和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