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兀之姿,拙钝之师。
意思:兀兀的姿态,笨拙迟钝的老师。
出自作者[宋]释正觉的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诗,它用生动而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默、憨厚、无机心的人物形象,同时也描绘了秋天清朗的夜空景象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:
首句“兀兀之姿,拙钝之师”描绘了主人公的姿态与性格,其貌不扬,甚至有些笨拙。这里的“兀兀”和“拙钝”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,使读者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“静而亡像,动不知时”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静态与动态,静时仿佛消失无踪,动时又似乎不合时宜。这两句诗深深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向、沉静与独特。
“有口要挂壁,无机不度丝”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比喻,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憨厚与单纯。他的口似乎无用,像是要挂在壁上,他没有任何机心,甚至连丝线都无法度过。
接着,“秋气清而星河淡淡,天宇阔而夜斗垂垂”描绘了秋天的夜空景象,清朗的气息中,星河淡淡,天宇辽阔,北斗星垂垂。这个景象宏大而美丽,与前面对主人公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最后的“是个面目兮,与你相随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陪伴感,这个面目,这个人物,将一直与你相伴。这个结尾温暖而感人,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、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比喻,深深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和秋天的夜空景象,表达了陪伴和真挚的情感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