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渴常止酒,目昏复捐书。
意思:肺渴常常停酒,眼睛昏又弃书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病目废书终日危坐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肺渴常止酒,目昏复捐书》是一首描绘诗人淡泊名利、超脱世俗生活的诗。它通过描绘诗人饮酒、读书、坐禅等日常生活细节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,表达了他对世事纷扰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
首联“肺渴常止酒,目昏复捐书”,通过描绘诗人饮酒来缓解肺渴,以及因为年老眼昏而放弃读书的情景,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厌倦。饮酒和读书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,但在这首诗中,诗人似乎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,转而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。
颔联“蒲团坐袖手,一窗宽有余”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。他坐在蒲团上,袖手旁观,只专注于窗外的一窗风景,表现出他的超脱和淡然。这一窗宽有余的景象,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
颈联“心知世缘薄,分与钟鼎疏”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。他知道世间的缘分是如此的薄浅,于是与钟鼎(古代的炊具,常用于祭祀和宴饮)疏远,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
尾联“湛然千仞渊,养此径寸珠”,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他像深邃的千仞渊一样平静,而这一平静正是由此径寸之珠所养。这里的“径寸珠”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平静和智慧,他通过修炼内心来获得这种平静和智慧。
最后,“光明照忧患,何适不自娱”,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纷扰的从容和淡定。无论何时何地,他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寄托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,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这种淡泊名利、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,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: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我们应当学会放下世俗的束缚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:“白云可与友”,晴空闲卷舒”,与朋友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淡泊名利、超脱世俗生活的诗,它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,展现了诗人的从容和淡定,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