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眼利口觜,昼夜无时停。
意思:第二眼利人觜,白天黑夜没有时间停下。
出自作者[明]刘基的《杂诗(三十三首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苍蝇和蚊虫的诗,通过对这两种小昆虫的生动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生命、自然和天命的深深敬畏。
首句“苍蝇眼昼明,蚊虫眼夜明。”,用鲜明的对比描绘出苍蝇和蚊虫不同的生活习性,苍蝇在白天活动,而蚊虫则在夜晚活动。“明眼利口觜,昼夜无时停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这两种昆虫的生物特性,它们都有明亮的眼睛和锋利的口器,日夜不停地活动。
接着,“拍死纷籍籍,飞来更营营。”描绘了人们试图拍打杀死这些昆虫,但它们仍然络绎不绝,不断飞来的情景,表现了昆虫顽强的生命力。
然后,“一旦霜风起,棱威肃天刑。”诗人通过描绘霜降的景象,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。随着霜降,天气变得严寒,苍蝇和蚊虫的活动也受到了影响,“飞者不复飞,鸣者不复鸣。”形象地表现了昆虫在严寒中的无奈和无法抵抗。
“虽有太阳光,不能煦其生。”这一句表达了太阳的光芒和温暖无法抵挡自然界的严寒,生命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显得无比渺小。
最后,“乃知天胜人,智力徒斗争。”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天命的敬畏,认为自然的力量超越人类的理解和能力,人的智力和争斗在自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苍蝇和蚊虫的描绘,赞美了生命的顽强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天命的敬畏,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