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弟子行丧礼,千两乡人会葬车。
意思:三年学生举行丧礼,一千两乡人送葬车。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苏主簿挽歌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布衣驰誉入京都,丹旐俄惊反旧闾》是一首对逝者深切怀念的诗,通过对逝者的生平事迹和葬礼场景的描述,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
首联“布衣驰誉入京都,丹旐俄惊反旧闾”,描述了逝者生前不凡的成就和荣誉,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不舍和哀痛。“布衣”指的是逝者生前平民的身份,“驰誉”则表达了逝者在社会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地位。“丹旐”是逝者所用的标志,“俄惊反旧闾”则表达了逝者离世后返回家乡的场景,让人感到悲凉和不舍。
颔联“诸老谁能先贾谊,君王犹未识相如”,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遗憾和感慨。这里用到了“诸老”和“君王”两个意象,前者代表了逝者在生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位,后者则代表了逝者在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。这两句诗表达了逝者生前的才华和贡献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,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。
颈联“三年弟子行丧礼,千两乡人会葬车”,描述了逝者的葬礼场景,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“三年弟子”指的是逝者的弟子们,“行丧礼”则表达了弟子们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“千两乡人”则表达了乡亲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乡亲们对逝者身后事的关注和重视。
尾联“空斋挂尘榻,遗编时阅子云书”,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留下的遗著的珍视和敬仰之情。“空斋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离世的空虚和失落感,“挂尘榻”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。“遗编时阅子云书”则表达了对逝者留下的遗著的珍视和敬仰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学问和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之意。
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和葬礼场景的描述,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,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逝者生前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遗憾和感慨,让人感到惋惜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