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古大梁行》 全盛须臾那可论,高台曲池无复存。

全盛须臾那可论,高台曲池无复存。

意思:全盛一会儿那可论,高台曲池不再存在。

出自作者[唐]高适的《古大梁行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**《古大梁行》的创作背景是诗人高适与李白、杜甫一起游历大梁古城时,登吹台慷慨怀古,抒发了追慕英雄豪情与怀才不遇的无奈情绪**。这事发生在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),当时高适四十岁,正隐居宋中。虽然很想跻身仕途,但又求进无门,因此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。这首《古大梁行》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所作的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古城莽苍饶荆榛,驱马荒城愁杀人。
魏王宫观尽禾黍,信陵宾客随灰尘。
忆昨雄都旧朝市,轩车照耀歌钟起。
军容带甲三十万,国步连营一千里。
全盛须臾那可论,高台曲池无复存。
遗墟但见狐狸迹,古地空馀草木根。
暮天摇落伤怀抱,倚剑悲歌对秋草。
侠客犹传朱亥名,行人尚识夷门道。
白璧黄金万户侯,宝刀骏马填山丘。
年代凄凉不可问,往来唯有水东流。
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
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沧州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候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

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高台

    读音:gāo tái

    繁体字:高檯

    英语:hathpace

    详细释义:本指楼台、房屋。三国演义?第三十四回:『操大喜,遂命作高台以庆之。』后比喻高堂、父母。南朝陈?丘迟?与陈伯之书:『将

  • 曲池

    读音:qǔ chí

    繁体字:曲池

    意思:
    1.人体经穴名。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。
    《灵枢经本输》:“为经入于曲池,在肘外辅骨陷者中,屈臂而得之。”

    2.曲折回绕的水池。

  • 全盛

    读音:quán shèng

    繁体字:全盛

    英语:noon

    意思:
    1.最为兴盛或强盛。
    南朝·宋·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当昔全盛之时,车挂槥,人驾肩,廛闬扑地,歌吹沸天。”

  • 须臾

    读音:xū yú

    繁体字:須臾

    短语:俄顷 说话 顷刻 少顷 巡 一会儿 顷 少刻 片刻

    英语:a very short time

    意思:(须臾,须臾)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